人民银行: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原标题:人民银行: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罗知之)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人民人民《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银行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币成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为全位支创历史新高。球第
《报告》指出,付货2021年以来,人民人民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在上年高基数的银行基础上延续增长态势。2021年,币成币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为全位支同比增长29%,球第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付货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人民人民全年累计净流入4044.7亿元。银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币成币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88%,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上升1.8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反映出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
实体经济相关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较快增长,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跨境双向投资活动持续活跃。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规避汇率风险的内生需求逐步增长。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持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呈净流入态势。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回暖、交易更加活跃。截至2021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接近1.5万亿元。
《报告》称,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制度安排,满足好实体部门的人民币使用需求,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良性循环。同时,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焦点)
- 十年深耕 成就卓越 奇瑞捷豹路虎诠释新现代豪华主义
- 第四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批,百家公募提交同类产品申请
- 新华社:高原咖啡飘出牦牛奶香
- 拜登首访亚太“关键词”:双边同盟、印太经济框架
- 北京燕莎奥莱11月24日起暂停营业
- 什么是猴痘?如何预防猴痘病毒?一文了解相关知识
- 男子浏览涉黄APP后被骗142万元,民警紧急止付
- 消息称特斯拉拟让上海工厂员工闭环工作到6月中旬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上海虹口:5月20日至22日对全员开展三轮核酸筛查
- 洪湖市约五百亩农田被流转种草皮:多次整改才到位,责任人受处分
- 外交部谈金砖外长会:各方就支持推进金砖国家扩员进程达成一致
- 工银瑞信基金:业绩兑现红利期将现,科创板具备成长投资价值
- “榜一大姐”徐新,给豪赌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