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量价齐升一季度净利增超4倍 六氟磷酸锂产能爬坡自供率近100%
炒股就看,天赐权威,材料专业,量价磷酸锂产及时,齐升全面,季度净利近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增超
来源:长江商报
行业延续2021年景气,倍氟电解液龙头(002709.SZ)向市场交出了一份极为亮眼的坡自成绩单。
日前,供率天赐材料发布2022年一季报显示,天赐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1.49亿元,材料同比增长229.71%,量价磷酸锂产实现净利润14.98亿元,齐升同比增长422.19%。季度净利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增超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良好,主要是由于锂电池材料模块原材料自产率的不断提升,电解液销量及盈利能力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并于一季度实现了计划销量,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也已开始有较大的利润贡献,销量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4月15日,天赐材料接受了192家机构调研。其中基金管理公司76家,投资公司38家,资产管理公司29家,证券公司23家。
截至4月18日收盘,天赐材料股价报收82.45元/股,市值达793.62亿元。
一季度净利润14.98亿创历史新高
公开资料显示,天赐材料成立于2000年,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成长为电解液行业全球性龙头。
事实上,在2020年以前,天赐材料业绩表现一直平平。直到2020年二季度开始,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景气度的提升,天赐材料电解液产量同比实现正增长,同时拉动六氟磷酸锂需求增长。
随着下游行业景气度高涨,公司收获大批行业知名企业客户,包括、LG、特斯拉等知名厂商,同时与AESC、Northvolt、Dyson、SDI、BMW、Panasonic等均进入了密切合作阶段。
2020年、2021年,天赐材料分别实现营收41.19亿元、1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53%、169.26%;净利润5.33亿元、22.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5.21%、314.42%。
2022年一季度,得益于行业持续景气,附加公司自供率显著提升,成本控制力增强,电解液量价齐升,公司实现营收51.49亿元,同比增长229.71%;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增长422.19%;扣非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427.01%。单季盈利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天赐材料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一季度毛利率为44.04%,同比上升6.7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7%,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一季度电解液出货量约6万吨
目前,天赐材料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
其中,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而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关键原料的生产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添加剂、磷酸铁以及锂辉石精矿等。
截至2021年末,天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产能共计达20.59万吨,产能利用率70%-110%,在建产能则高达123.2万吨。
2021年,天赐材料子公司浙江天硕VC项目、九江天赐15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相继完工,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VC等材料的供应能力继续上一个台阶。2022年一季度,公司新投产的六氟磷酸锂产能亦实现满产,在此影响下公司六氟磷酸锂自供比例接近100%。
其同时表示,未来两年,公司电解液核心添加剂的产能将不断提升,核心材料的自供比例逐渐提升至90%以上。
2021年,公司全年共交付电解液超14.4万吨,同比增长超过97.3%,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全年实现营收97.33亿元,同比增长265.92%。
据了解,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俗称锂盐,是目前性能相对较好、使用量最多的电解质。
根据测算,公司一季度电解液出货量约6万吨,对应单吨净利约2万元,较2021年四季度1.4万元/吨的单位利润环比大幅提升,要得益于公司一季度六氟磷酸锂产能爬坡,自供率显著提升,叠加公司低价碳酸锂库存使得成本维持较低水平。
其预计2022年公司出货达40万吨,若年内公司电解液产品价格维持当前水平,预计随着产能释放及自供率提升,盈利能力将有进一步进步空间。
责编:ZB
(责任编辑:焦点)
- 本土新增感染者连续七天破两万,精准防控难在哪里?
- 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IPO,保时捷上市能否加速大众电动车转型?
- 教育部: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培训 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
- 比亚迪2022年第100万台乘用车出货,王传福亲自点蜡烛庆祝
- 美联储9月缩表规模将翻倍 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前7月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规模5950.61亿元
- 医疗健康并购潮起,“项目不能只奔着上市去”
- 柔宇科技被冻结3714万余元财产,此前公司被曝陷入资金危机后大裁员
- 利率飙升之际,PIMCO等资管公司抄底美国抵押贷款债券
- 资产规模超500亿的广州开发区老牌国企 竟因这件“小事”吃了罚单!
- QuestMobile2022本地消费市场洞察报告:本地生活、生鲜电商两位数增长,35岁以下用户释放消费力
- 工信部黄利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应发挥创新驱动和支撑作用
- 截至今年10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东盟国家发放贷款506亿美元
- 理想汽车“换代风波”又起,超过1000名车主发起集体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