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保险日报:25.35万亿险资2022投资成绩单揭晓,中消协点名疫情险
在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的月日疫情情况下,保险资金投资面临不小的保险挑战。2月15日,日报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4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险资晓中消协险数据显示,投资截至2022年年末,成绩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5.35万亿元,单揭点名同比增长9.15%。月日疫情2022年,保险保险资金的日报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7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83%。险资晓中消协险
业内人士表示:“财务投资收益率即上市险企披露的投资总投资收益率,相关收益都已计入当期利润,成绩而综合投资收益则是单揭点名包括账户浮盈或浮亏后的收益。从2022年的月日疫情情况来看,综合收益率低于财务收益率意味着行业整体存在浮亏。不过,保险资金投资还应拉长期限来看,以追求收益率稳定及安全为第一要务。”
保险公司业绩仍与投资收益高度相关。在初步披露2022年实现盈利的27家寿险公司中,多家公司直到第四季度才得以扭亏。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第四季度的盈利主要得益于对市场趋势的预判,把握住了投资机会。在债券市场方面,在去年10月和11月实现了债券投资浮盈;在权益市场方面,也获得了A股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较早“抄底”港股也取得了收益。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疫情险因三大“套路”导致理赔难被点名。
消费者协会表示,疫情发生后,国内不少保险公司推出“新冠”隔离和感染相关保险,并在网络平台上售卖,成为网络保险领域的“网红”产品。但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随着感染人数的激增,在理赔时遭遇各种“高门槛”。
具体来看,一是宣传容易赔付难。一些保险公司为吸引消费者投保,宣称核酸阳性即可赔付,消费者实际感染后又设置苛刻条件,如要求提供CT检测报告和医生确诊通知书等才能理赔。二是为拒赔玩“文字游戏”。部分保险公司以消费者确诊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而非“新冠肺炎”为由不予赔付。三是逃避赔付责任。有些保险公司通过下架相关保险产品、保险理赔员失联、客服电话不通等方式故意逃避赔付责任。
(责任编辑:百科)
- 【育儿问答】宝宝总是干呕是和吃辅食有关吗?
- 最闪亮的坐标 青山处处埋忠骨
- 证监会就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 太平洋置业14亿拍得上海瀛通绿地大厦抵押资产,不到评估价六成
- 个人养老金业务张弓待发 基金销售最快本周上线
- 北京:进返京人员抵京后7日内不聚餐 不聚会
- 巴基斯坦启动看守总理任命程序
- 英国不考虑实行能源限量配给 能源战略计划将在下周公布
- 超预期!多个重磅利好,来了!
- 快讯!乌副防长称乌军重新全面控制基辅地区 俄方暂未回应
- 东京股市将改组为三大市场板块
- 科学家发现鱼的算术能力堪比无脊椎动物
- 行业报告预计今年咖饮市场规模达797亿元
- 法国遭遇霜冻灾害 预计对农业生产造成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