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新材近2600万元对外财务资助回收难 对方每个月还50万,要4年多才能还清?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杨夏
原实际控制人胡卫林资金占用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扬新(SZ002652,材近财务收盘价2.60元,对外市值13.31亿元)又曝出对外资助款回收问题。资助上市公司9月30日下午披露,回收还万还清公司收到苏州巴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洛特)出具的难对年多《还款计划说明》,巴洛特表示将自今年11月起偿还所欠公司借款近2600万元。个月按照每月50万元的扬新还款金额估算,扬子新材需要4年多时间收回本金。材近财务
巴洛特曾为扬子新材控股子公司,对外上市公司于2020年放弃增资,资助将控股权拱手让给了苏州中元国弘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元国弘)。回收还万还清在公告中,难对年多上市公司表示将督促巴洛特其他股东对其提供财务资助。个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扬新8月初,扬子新材发起人股东、原监事会主席高天舒及其兄弟高移山,退出了中元国弘股东名单。
要4年多才能“回本”?
据扬子新材公告,巴洛特表示针对相关借款将于11月起逐月向公司还款,每月还款金额为50万元,直至债务还清。
早前,上市公司于2018年~2019年期间为巴洛特提供了日常经营性借款;利率按年化5.22%,双方未约定最终还款日期。截至2019年12月,公司向巴洛特提供借款累计余额为2740万元。今年7月,巴洛特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503.62万元,截至8月31日,扬子新材向巴洛特提供借款余额为2592.29万元。
启信宝显示,巴洛特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为4450万元,目前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元国弘(持股比例为50.65%),扬子新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20%)。
巴洛特曾是扬子新材控股子公司。2020年11月,中元国弘向巴洛特增资350万元,而上市公司“基于当时战略转型需要”放弃增资。中元国弘增资后,扬子新材对巴洛特的持股比例由51.22%被动稀释为47.20%,巴洛特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原对巴洛特提供的借款性质被动发生改变,形成对外财务资助。
按照巴洛特“50万元/月”的还款计划,扬子新材需要4年多才能收回本金。
巴洛特的经营业绩不佳。截至去年年末,资产总额9340.1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540.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3.51%;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25.02万元,净利润亏损606.4万元。
原监事会主席刚“退出”
对于上述资金回收问题,扬子新材表示,公司将加强资金风险控制,密切关注巴洛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评估风险变化,对巴洛特还款情况进行监控,尽可能缩短还款周期,早日收回借款。
“为了支持巴洛特长远发展,改善经营状况,公司将督促巴洛特其他股东对其提供财务资助。”扬子新材表示。按照这个说法,通过增资350万元拿到巴洛特控股权的中元国弘,似乎应该担起责任。
启信宝显示,中元国弘成立于2014年7月,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目前,该公司由苏州风行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风行)、柳伟成合计持有100%股权。苏州风行由常占海、常亮分别持股99%、1%。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就在8月5日以前,中元国弘的股东还是高天舒、高移山,高天舒还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从启信宝来看,高天舒于2016年10月成为中元国弘股东,2017年6月,高移山取代魏善祥成为中元国弘股东,高天舒成为公司负责人。
出生于1967年的高天舒与扬子新材关系匪浅。公司上市前,高天舒曾出任公司董事;公司上市之初,高天舒作为发起人股东,其持股比例达6.75%。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高天舒曾担任扬子新材监事会主席。
结合深交所披露的扬子新材董监高人员持股变动信息来看,高天舒、高移山二人为兄弟关系。
回头来看,“高氏兄弟”入股中元国弘的时间与扬子新材对巴洛特的投资的时间重叠颇多。上市公司正是在2017年6月宣布以现金2100万元增资控股巴洛特。
(责任编辑:综合)
- 今年直显Mini COB最大黑马是如何炼成的?
- 广东白酒市场30年:高端品牌茅五剑泸地位稳固,数千个中低端品牌争霸
- 旷视电子哨兵站上北京防疫岗,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 发布会汇总 | 北京新增本土59例,中铁十一局多人确诊!房山顺义新增风险点位
- 易会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龚建华被“双开”:大搞权力寻租和家族式腐败
- 苏州首批集中供地:中铁建约19.73亿摘得工业园区一宗地块
- 马克龙:乌克兰或难在十几年内入欧,呼吁建立欧盟之外新机构
- 收盘:美股周一收跌 纳指下跌1.1%
- 外交部:美方修改美台关系事实清单,试图改变台海现状必将引火烧身
- IPO三折戟 郎酒、汪俊林的“硬伤”与“不甘”
- 重磅发声!证监会副主席:短期波动不改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大趋势,支持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将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基金经理“离职潮”创7年新高:释放A股底部信号?顶流董承非4000万自有资金大举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