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一年 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
证券日报
7月16日,全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碳市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场年成交指导下,由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通过相结合的累计量达形式,在上海环交所交易大厅成功举办首届“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亿吨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介绍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周年运行情况,全国公布了首个履约期20家优秀交易实践案例企业名单。碳市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场年成交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累计量达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亿吨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是碳市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2月31日顺利收官,场年成交履约完成率达99.5%,累计量达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过去的一年,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顺利完成了首个履约周期的配额分配,启动上线交易和运行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扎实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全国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的作用初步显现,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李高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强化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力度和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市场功能建设,研究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全面提升市场相关参与方的综合能力水平。
会上,上海环交所宣布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支持下,上海环交所正加快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致力于推动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主管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未来条件成熟之际,将进一步基于碳价格指数探索开发交易类产品,丰富市场投资标的,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包兴安)
(责任编辑:时尚)
- 专家建议:研发提前 主动探索航空水运低碳化路径
- “宇宙行”上半年日赚9.4亿元!管理层:提前还贷趋势不明显,停贷项目影响不大
- 默沙东九价HPV疫苗获批适用于9-45岁适龄女性接种,目前已有两款国产二价产品
- 20家上市钢企上半年净利全部下滑,谁是亏损王?
- Android 13都还没什么人用上 安卓14就要神速来了
- 纪念稻盛和夫:重申意义的价值
- 生态环境部:在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
- 灯火下楼台,这批春风得意的地产富豪们走到了十字路口
- 哈药集团三精千鹤望奎制药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被注销
- CTA策略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将越来越大
- 楼市调查:公摊面积应透明 高得房率也需辨别
- 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应用
- 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 百度李彦宏内部信:要充分认知困难,也要有理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