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年内遭罚逾1.7亿 六成罚单源自信贷违规
近日,大行单源贷违多家国有大行遭遇千万元级别罚单。年内
8月5日,遭罚自信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逾亿深圳银保监局对深圳分行及相关责任人连发13张罚单,成罚处以中行深圳分行1130万元罚款。大行单源贷违据悉,年内该分行涉及超权限办理出口双保理、遭罚自信融信达业务、逾亿投行理财业务等14项违法违规事项。成罚
无独有偶。大行单源贷违7月28日,年内上海分行也领到了一张1310万元的遭罚自信罚单,被罚理由包括“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支付土地款,逾亿用途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10项。成罚另外,该分行一名责任人被予以警告。
截至8月5日,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银保监系统对六大国有银行的处罚金额累计已超过1.73亿元。今年以来,国有银行被罚额度最高的为工商银行,约4980.69万元,被罚款最少的也达972.26万元。
工行中行领千万级罚单
8月5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了13张针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及相关责任人的罚单。该分行除了被处罚款1130万元外,另有12名责任人被警告或罚款,4人遭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人被取消高管任职资格3年。1130万元的罚款金额,也是年内中国银行受罚额度最高的一笔。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涉及14项违法违规事实:超权限办理出口双保理、融信达业务、投行理财业务;贸易融资业务、投行理财业务“三查”不尽职;回流型保理、隐蔽型保理产品内部制度、研发程序不审慎;保理融资业务规模超过总行管控,业务存在法律风险;风险管理部履职不到位;监管统计报表数据与事实不符;集团客户管理不合规;未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时启动追索程序;违规办理贸易融资转卖出表,突破总行的授权管控;违规用理财压降贸易融资规模;未实现审贷分离及有效防控授信集中度风险;大额授信信息沟通机制不足;调查核查工作不到位,风险排查不到位;轮岗及强制休假、绩效考核、业务资料文件管理不规范。
除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近日也领罚单。7月28日,工商银行遭受了该行今年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罚单。上海银保监局官网显示,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及其分支机构存在1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1310万元。同时,一位责任人因对部分违规行为负有直接管理责任而遭到警告。
根据罚单披露,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是发生于2016年至2020年之间,大部分情况是贷款业务违规。具体来看,存在以下情形: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部分服务存在质价不符;部分贷款存在以贷收费;部分业务存在转嫁成本;部分收费服务内容记录不完整;理财资金违规用于支付土地款,用途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违规提供政府性融资;部分个人贷款违规用于限制性领域;部分并购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违规代理销售。
六大行罚金超1.7亿元
据证券时报记者对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罚单信息梳理,截至8月5日,去除被罚主体为个人的罚单后,年内六大国有银行累计领取罚单数量达319张。其中,数量最多的大行为,为92张,数量最少的交通银行则为20张;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接到的罚单分别为56张、52张、40张、59张。
从罚款金额上来看,今年以来六大行合计被罚1.73亿元。其中,被罚金额最高的为工商银行,合计被罚金额达4980.69万元,紧随其后的农业银行被罚金额则为4420.9万元。此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分别被罚2799万元、2398.78万元、1717.3万元,交通银行被罚款金额最少,为972.26万元。
在上述罚单中,绝大多数机构的违法违规均与信贷业务有关,相关罚单共有189张,占比近六成。具体来看,信贷业务的违规包括信贷管理严重失职、贷前调查不尽职、违规发放贷款或贷款资金被挪用等,特别是贷款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或股市等。
除了信贷业务违规,国有大行普遍存在的违规行为还包括向顾客违规收取各种费用,如手续费、管理顾问费、押品评估费等。
另外,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的违规现象也普遍存在。例如,有的国有大行员工违规帮客户办理冒名信用卡,利用信用卡进行违规套现;办理保险等代销业务时虚假陈述产品进行销售,夸大收益、隐瞒保险合同的重要情况,风险揭示不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国有大行分支机构还因金融许可证遗失、损坏、伪造等情况受到处罚。
(责任编辑:百科)
- 一图看懂小米Q3财报:营收705亿元,研发支出同比增长25.7%
- 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首日:谈判现场保密严格,概念股却已先涨为敬
- IPO审核增设红灯黄灯行业?实情是...
- 保利发展:2022年度净利润约183.03亿元 同比下降33.17%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12月黑猫投诉食品商家领域红黑榜:真心罐头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 罕见!北京证监局连开罚单,剑指国都证券5名股东,事涉违规质押股权让渡表决权
- 2022年房企销售业绩出炉:九成百强企业负增长
- 涉案金额达212.6万元!百色近18万公斤“黑心棉”被查
- 力高集团2022年全年实现合约销售约275.48亿元
- 香港公布与内地通关首阶段安排:1月8日起将实施首阶段“通关”
- 今年正式开始规范业务分类 信托业迎发展新机遇
- 证券日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 立讯精密再陷砍单传闻 ,苹果成“果链”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