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推广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营销多款APP推出“29.9元充值100元话费”广告,推广突破消费者点击链接后仅收到名不副实的法律优惠券,甚至充值数千元话费才能享受一定优惠。底线如此“画饼式”营销,营销需引起各方警惕。推广突破
毋庸置疑,法律此类营销属于虚假广告,底线也并非新问题。营销消费者之所以屡屡中招,推广突破很重要原因在于虚假广告变幻莫测,法律非常隐蔽。底线在各大平台,营销虚假广告普遍存在核实难、推广突破取证难和监管难等问题。法律
实际上,相关法律对限制虚假广告有着明确规定,不存在模糊地带。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广告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广告法规定,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平台和商家应成为良性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规则的破坏者。在现实中,有的商家故意模糊活动的细则及优惠条件,显然已经构成欺诈,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营销推广不能突破法律底线。相关APP作为发布平台,本应对广告内容真实性负责,却屡屡越过红线,对良好的互联网生态有害无益。
需要看到,个别平台对整治虚假广告动力不足,原因之一在于其营利模式与广告收益密切相关。无论什么类型的广告,只要能够带来收益,平台就希望将其纳入其中。除了广告本身的可信度备受质疑,其无孔不入的推送方式同样让人不胜其扰。
对平台和商家而言,商业伦理建设迫在眉睫。商家应以诚信立足,靠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平台应进一步规范广告语,严禁诱导消费。当然,解决互联网领域的问题,还需不断创新治理手段。相关部门应切实运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对违规行为精准监测,加大数字监管覆盖范围。此外,仍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机构及黑灰产业链。
(责任编辑:焦点)
- 中通三季度净利润继续向好,但摆脱同质化竞争还需多久?
- 歌尔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0%-10%
- 3月28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一览
- 中国和联合国难民署向阿提供人道主义物资
- 今年中国汽车销量前十:比亚迪飙升,长城沦为守门员
- 证监会出手:一天内6名保代被罚 均因保荐项目业绩变脸
- 调整过后,港股是否已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 茅台推出App!将于3月31日上线试运行,可预约申购多款茅台酒
- 一图看懂百度Q3财报:营收325亿元 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
- 九紫新能子公司与Skywell达成一年战略合作协议
- 做一次试管婴儿要花3、4万元?北京医保局:已经纳入医保
- 门槛大降!南京首轮土拍推20宗地,19幅取消配建租赁住房,其他多项条件放宽
- 俄总统新闻秘书:乌军未停止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地区
- 揭谎!西方媒体炒作中国补给舰停靠吉布提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