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建议任何人“转型”做直播和短视频
我再强调一遍:上面说的转型是“一般情况”,或者说“同等条件下的建议对比”。经常有人拿最简略、任何人最入门级的直播短视频,去跟最复杂、和短最高水平的视频公众号文章相比,从而得出“短视频成本不如图文高”的转型荒谬结论。这实在令我无法吐槽。建议我上面说的任何人,是直播拿入门级的图文跟入门级的视频比,拿专业化的和短图文跟专业化的视频比,后者成本一般远高于前者。视频大家应该不会有异议吧?转型
在短视频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在哪个平台,建议想要依靠入门级的任何人、没有策划的、非工业化的视频去走红,可能性已经很低了。(我知道有人又会拿丁真这样的特例跟我杠,好吧,杠来杠去就习惯了。)做出一支像样的视频,无论用手机做还是用专业设备做,策划、文案、摄影、剪辑、包装环节是一个也不能少的,时间是要像流水一样花的,该学的东西是永远学不完的。
我们再做一个最乐观的假设:如果你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短视频制作的方方面面,并且通过直播积累了个人粉丝基本盘,成为了某个平台的新晋KOC,接下来又如何呢?花了这么多显性和隐性成本捞足了流量,你肯定想尽快变现吧,毕竟只有变现才谈得上“转型成功”。遗憾的是,你多半要失望了。
2021年以来,整个互联网广告投放的盘子都在缩水,这一点从腾讯、阿里、百度和B站的财报就能看出来。直播及短视频广告的占比还在上升,但是增量多半去了直播带货——这就是如今几乎所有KOL都要试水一把带货的原因。至于传统的品牌广告,不但总量有限,而且进一步集中到了少数头部KOL身上。
上述道理不难理解:在广告预算高速成长的时候,泥沙俱下,广告主会乐意各种渠道、各种形式都多投一点,从而带给视频创作者大量机会;在广告预算缩水的情况下,广告主会集中投放少数经过验证的头部KOL,并且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你“转型”做了短视频,你是有信心带货成功,还是有信心迅速成为深受广告主信赖的头部KOL?
如果上述两条你都做不到,那么我建议你放低对广告商单的预期,乃至做好一条商单也接不到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那么,留给你的变现途径主要是:
(责任编辑:时尚)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五城正式开售
- 千人驻场封闭作业,上海机场东航物流全力保障客货运行
- 参加追悼会被就地隔离?两名婴幼儿感染后死亡?涉疫谣言勿传
- 阿富汗邻国关于支持阿富汗经济重建及务实合作的屯溪倡议
- 快讯:大盘早间小幅拉升沪指翻红涨0.1% 半导体板块拉升回暖
- 东阿阿胶“瘦身”回血:净利暴增9倍,如何给这届年轻人补血?
- 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中国等7个新兴国家如何从依附到去依附
- 喜马拉雅,4年烧了130亿
- 暴雪网易十四年合作内幕
- 中部人口第一大城,再次“易主”了
- 专家:应逐渐降低甚至取消教育水平本身对积分落户产生的歧视作用
- 福建厦门新增1例确诊病例 活动轨迹公布
- 牛新春:美“带枪传教”又一个失败案例
- 四川3个省级督查组直插一线 细处入手发现174个四风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