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拜登的对华电脑芯片战争伤害美国人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6月12日文章,美媒原题:拜登的拜登对华电脑芯片战争伤害美国人 微电子产品的短缺不仅阻碍美国经济增长,还在导致涨价。华电害美美国的脑芯通胀率已经达到40年来的最高值。美国财长耶伦估计“美国1/3的片战通胀来自新车和二手车……这都与半导体短缺有关”。美国的争伤外交政策正在加剧芯片短缺,从而助长通胀。国人
拜登政府选择延长和扩大特朗普的美媒对华贸易战,对中国的拜登20多家大型芯片企业实施制裁。这降低了中国的华电害美半导体产量:2021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在本世纪第二次下降。
半导体短缺一直是脑芯美国通货膨胀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根据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对美国200多个制造业部门的片战分析,依赖芯片的争伤制造业价格比其他制造业部门高出6个百分点。芯片短缺还导致2021年汽车产量减少700万辆,国人进而导致美国新车价格上涨8%,美媒二手车价格上涨40%。
美国对中国芯片制造商的限制严重加剧了美国国内芯片短缺。拜登强化了特朗普时期对中国生产商的限制,导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芯片减少一半。拜登还禁止许多中国企业使用美国设备生产芯片,阻止与美国实体签订合同的公司和中国企业合作,并禁止美国对包括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内的中资企业投资。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敌意引发各行各业的恐慌,导致企业大举下单以增加库存,从而进一步加剧芯片短缺。
对美国来说,更有效的方法是取消对中国芯片制造商的一些制裁以降低通胀。即使立即在美国建立新工厂也无助于缓解目前的短缺情况,因为新工厂需要3年时间才能投产。
美国的决策者需要适应这样一个现实,即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伤害中国企业的企图将同样伤害美国自身。对中国的芯片制造商采取不那么对抗的态度,不仅将降低(美国的)通胀,还有助于阻止美中两国间的经济战争陷入螺旋式的升级。(作者凯文·克莱曼,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百科)
- Raymond James:3B家居新融资难改业绩疲态 下调评级至“跑输大盘”
- 一场闹剧?取消棕榈油出口禁令后,印尼又要国内存货保供
- 北京门头沟区:提倡居家办公 确需到岗的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
- 工信部: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出现向好迹象
- 我国现存啤酒相关企业6.9万家,山东省位居第一
- 美联储布拉德催促加速加息:今年加息到位明年就能降息
- 市场的“无形之手”在IPO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复工预期带动一周反弹逾10% 外资仍看好新能源板块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 深夜爆雷!巨头一夜狂跌22%!俄罗斯突然出手:“断气”芬兰
- 前4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 我国吸引外资结构持续优化
- 一场火遍全网的“抄袭门” 一汽奥迪如何收场?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俄媒:亚速营正副指挥官均已走出亚速钢铁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