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好景不长网 > 知识
过10%红线地区不得新上PPP项目
好景不长网2025-07-06 05:02:54【知识】0人已围观
简介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11月1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通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通知明确,严守每一年度本级全部PPP项目从一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11月18日,过红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发展、线地项目阳光运行的得新通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过红通知明确,线地项目严守每一年度本级全部PPP项目从一般公共预算列支的得新财政支出责任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红线(以下简称10%红线)。通知特别强调,过红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10%红线的线地项目地区,不得新上PPP项目;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5%的得新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PPP项目。过红
保证风险整体可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线地项目通知明确,得新省级财政部门应压实辖内市县财政部门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责任,过红指导市县财政部门规范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线地项目严守每一年度本级全部PPP项目从一般公共预算列支的得新财政支出责任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的红线。
要合理分担跨地区、跨层级项目财政支出责任,严禁通过“借用”未受益地区财政承受能力空间等方式,规避财政承受能力10%红线约束。
审慎合理预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和增长率,严禁脱离项目实际通过“报小建大”等方式调整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规避财政承受能力10%红线约束。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10%红线的地区,不得新上PPP项目;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超过5%的地区,不得新上政府付费PPP项目。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这体现了防范财政风险的硬约束。10%红线此前早已提出,其目的是明确财政参与PPP项目要有比例限制。此次再次强调,是保障PPP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重要举措。
施正文指出,从原理上说,PPP模式是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整体投资也应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为主,政府只是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制定上述“红线”很有必要,也是保证风险整体可控的需要。
保障社会资本充分竞争
记者还注意到,通知明确提及,要强化财政承受能力动态监测。通知强调,省级财政部门应组织辖内市县财政部门定期、据实做好入库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数据和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数据更新,动态反映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情况,切实发挥财政支出责任监测预警机制作用。
通知还明确要保障社会资本充分竞争。项目实施机构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依法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作为社会资本方平等参与PPP项目。
地市级、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实际控制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除外)可以代表政府方出资参与PPP项目,不得作为本级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资质的穿透管理,防止内幕交易、关联交易,防止政企权责不清和地方保护主义。
通知提出,规范存量资产转让项目运作。拟采用转让-运营-移交(TOT)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的项目,应具有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严格履行国有资产评估、转让程序,合理确定转让价格。TOT项目不得由本级政府实际控制的国有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搞“自我循环”,不得通过将无经营性收益的公益性资产有偿转让或者分年安排财政资金支付资产转让成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通知要求,完善项目绩效管理。项目实施机构应结合行业特点和项目实际科学设定PPP项目绩效目标及指标体系,健全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将PPP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按效付费的重要依据,强化对社会资本的激励约束。
很赞哦!(8)
相关文章
- 美媒:2020年竞选失败后,美国歌手“侃爷”确认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
- 上海银保监局打击“退保黑产” 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将依法加强打击力度
- 海报|数据铁证:美国——世界上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国家
- 2022数博会召开: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数据交易市场迎来重大利好
- 11月LPR报价利率保持不变 经济学专家:当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 再失两员大将!Grab旗下科技金融业务两名高管提出辞呈
- 中电联:1-4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6300.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3.7%
- 650亿元银团贷款助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复工复产
- 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2022)发布 北京上海深圳分列前三
- 韩媒:预计2050年韩国劳动年龄人口将骤减35%